登陆 | 注册
返回首页
首页 > 造价工程师 > 近期热点 > 正文

建筑行业盈利模式与BIM落地

时间:2018-09-28 10:10:59 来源:互联网 编辑:张颖 11716 收藏
BIM在组织内落地必须紧贴其盈利模式,承包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和钢构等制造型企业的盈利模式各异,决定了在不同类型企业中BIM应用的优先目标不同。

      BIM在组织内落地必须紧贴其盈利模式,承包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和钢构等制造型企业的盈利模式各异,决定了在不同类型企业中BIM应用的优先目标不同。


      1、工程承包企业是资金驱动型,资金成本及周转率是其关注的优先项,而主要工程款基于工程进度结算,决定了工程进度是承包商的优先目标;


      2、勘察设计企业是管理驱动型,当前盈利模式主要为员工数量*人均产出,决定了其在BIM应用过程中的两难选择;


      3、钢构等制造型企业是成本驱动型,当前盈利模式主要依靠规模成本优势和技术成本优势,成本为其优先目标。


      以下为具体内容:


承包商-资金驱动


      建筑业务开展模式


      招标前承包商对工程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参与投标,然后购买标书,并详细准备投标文件;投标前缴纳投标保证金,中标后置换为履约保证金,同时签订工程合同;拿着工程合同就可以申请贷款,随后组建项目部并进行方案策划,勘察设计等工作进行采购分包,在此阶段前一般只能拿到10-30%的工程预付款;现场施工阶段按合约分段验收支付进度款,通常前期预付款会逐步扣回,到竣工验收阶段,企业一般能拿到总结算款项的80-95%;通常会留下结算款的5-10%作为质量保证金,在保修期后工程真正完结之时才可拿回。


微信截图_20200811171606_看图王.jpg


      建筑行业利润表拆分


      承包商的营业成本主要可分为原材料、分包成本、折旧摊销和人工支出四项;期间费用主要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微信截图_20200811171857.jpg


      各龙头营业成本细分组成


      以中国中铁为例,其材料、人工及其它(含分包)费用占比大约为40%、30%、30%。


微信截图_20200811172051.jpg


      承包商资金周转面临的时间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项目竣工验收后的3%-5%质保金;

      2、合同约定的工程结算和决算验收时点付款比例并非100%;

      3、已完工未结的工程施工额计入存货;

      4、下游业主资金趋紧从而偏向使用票据结算。


微信截图_20200811172300.jpg


      内生现金难以为公司高速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大量企业资金沉淀在应收类资产,而新开工项目又需要先行投入资本,新旧项目用款时间差导致企业高增长难以为继。


      基建央企融资成本 


微信截图_20200811172621.jpg


资金充沛是建筑企业业绩成长的重要基石,国有企业占据优势。国有企业在融资成本方面的优势保证了其拿单的顺利,而规模的增长又进 一步强化其融资能力。从资金利用效率来看,基建类央企的净营运周期在同行内保持领先且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既一块钱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可撬动更多的收入。


微信截图_20200811172845.jpg


勘察设计-管理驱动


      设计行业属于脑力密集型,对于员工素质要求极高,企业经营效益=员工数量*人均经营成果,其中决定员工数量的是企业管理半径,人均经营 成果则是员工效率的表观反映,而员工效率提升同样需依赖于企业内部管理能力。


勘察设计业务流程图


      如图,勘察设计业务工作包括编制项目工作大纲、资料搜集和路勤、拟定方案及评审、编写项目技术规定、项目外业、设计实施、设计确认、文件出版与交付以及后期服务(设计变更)。


微信截图_20200811173120.jpg


      多管齐下强化管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1、重构集团管控体系,建立 “总部-专业员(事业部)-所(研发中心)”三级管理架构-解决管理幅度问题,突破规模瓶颈;

      2、优化升级信息平台系统和知识中心建设-解决管理效率问题;

      3、构建“拼搏者”人才机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 完善员工激励及约束机制-解决高知人才激励问题;

      4、启动项目核算制建设,强化内部的风险管控-强化项目管控。


微信截图_20200811173356.jpg


钢构等构件企业-成本驱动


      规模成本效应需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这将有利于企业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实现了更细分的部品部件的专业化,将非标准化的工程材料最大限度地实现细分产品标准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自动化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但钢结构构件或装配式构件的运输都具有一定的半径范围,超出范围之外的运输成本将抵消其规模成本效应;


      除规模优势带来的采购和制造成本降低之外,技术投入也能带来的成本优势。


微信截图_20200811173412.jpg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上一篇:BIM与项目管理-先进兵器与战争组织形式
下一篇:BIM软件指南

评论
查看其他评论

匿名

化名:

  登录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