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返回首页
首页 > 其他 > 要闻 > 正文

您不可不知的胎教

时间:2017-04-12 10:55:28 来源: 编辑:12345 5406 收藏
宝妈们,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胎教平民百姓都是可以做到的,过程,环节没两样,付出和辛苦也一样,只因用心不同,结果才有差别。坚定意志为做一个真慈母从胎教开始而努力吧!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现在的一个社会现象:自国家二胎政策放开之后,好多养生调理机构都借机推出了一个项目,叫孕前调理,主要是针对女性通过按摩,刮痧,艾灸,针灸等方法调理体质状态。前几天我在路上遇见一儿时要好的女同学,聊了一会儿,得知她在积极备孕二胎,正要去做调理。由此我想到了电脑,不能只关注硬件的完备,同时软件也要跟得上才行。这个软件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聊起的话题。

     

父母都愿意生育聪明俊秀的孩子,但是有时事与愿违,这是什么原因?当然跟教育有关系,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先天遗传就是我们祖先所说的“根本教”,就是胚胎形成之前的教育,如木有本,水有源,父母的道德品质(法国有句谚语说得好,父母的品德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思想感情至关重要,怀孕前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男女交感之际双方的心理与情绪,尤为关键。对未来孩子的健康,气质,性格起根本的作用。现在大多数老人可能都听过或者说过这句话“随根儿”,似乎人们都觉得这话有点骂人的味道,但说的其实是道,是理。古人常把夫妻比作天地,男子应如天之清,女子应如地之宁。若男子性情乖戾,好动气禀性,是为天不清;如女子性情浮躁,恨怨多气,是为地不宁,这样,怎么能生育理想的后代呢?“天清地宁,生下孩子赛神童”,是对父母提出的最好软件要求。我们都知道很多事实证明人的个性和智力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的遗传,同一父母的数个子女的个性与智力也各不相同,且有的相差悬殊,当然不排除后天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但也有的后天条件基本无大差别,何以孩子的素质差距那么大呢?其实我们在古代医书中不难找到答案。那就是跟胎教有直接绝对的关系。 凡是多子女者,如能细心回忆,总结胎前和孕期的精神因素及环境的顺逆,便可知晓子女个性与气质差别的根源了。

   

关于胎教一说,自古就有之,多行于权贵富豪之家。据《史记》记载:“太任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这是周文王的母亲注重胎教的最早记录。不难看出,对于孩子,中国的教育从胎教就已经开始了。此后历代医学家对于胎教也都有详细的论述。其中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说:“古人胎教,胎养之方,最为慎重,所以上古之人多寿多贤良。”纵观历史,有成就的人多得益于良好的胎教。孔子的母亲在尼山祷告后,直到有孕,每日斋戒,不敢起一邪心妄念,一片至诚,要生贵子,担当济世华民的责任,后来果然生孔子。良好的胎教是其母亲孕期的环境与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我们的饮食决定了体质,也就是胎儿孕育的“土壤”,我们的心态性情决定了胎儿生长的“天气”,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居民”,而环境是我们自己所决定的。在这里再琢磨一下古话“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真的有更进一步的领悟。

     

中医认为,人的喜怒、忧思、悲观、惊恐,会使气血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如果是孕妇,会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贻害日后的成长健康。(尤其孩子先天及12岁之前的疑难杂症与胎教息息相关。)因为胎儿居于母腹,与母体本属一脉,经络相关,气血相通,老话常说:母子连心。科学家研究也发现,积极的情绪会使血液中产生有利健康的生化物质,而消极情绪则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的化学物质。不明白胎教,真的是无形中对子女的不慈。所以胎教提纲:“存正念,断邪思,节饮食,慎起居”,把心念情绪放在前面来讲。提醒孕妇清心养性,举止大方,注重栽培心地,克服私心杂念,努力涵养天性,化除气火烦恼,尽量做到不听争吵之言,诽人之语及怪力乱神之说,多读有益身心的经典书籍,如《弟子规》、《道德经》、《论语》等, 直接接受五千年文化和智慧的信息,是最好的胎教。再多听些和音雅乐,不看邪僻丑陋,不观杀害凶暴,不见奇形怪状,严防吸收不良的信息。始终保持喜气欢悦的情绪,如春天和煦的阳光常常照耀胎儿,使胎儿茁壮成长。切忌以气禀性用事,戒悲哀,不忧恐,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孕妇单方面所能奏效的,为丈夫的要认真合作,全力配合,方能成功。孕妇秉性不化,对胎儿害处多,古人总结如下:

 

阴母不化,怒气冲冲,小儿落草,就得抽风。

阴土死板,又犟又谬,生下小孩,面黄肌瘦。

阴水愚鲁,女性太弱,往往生孩,寒气在腹。

阴火内炎,又急又燥,生孩不育,非黄即疳。

阴金好分,口如刀锉,小儿下生,虚喘咳嗽。

     

我小学的一个同学,她妈妈在怀孕期间,总是跟丈夫吵闹,一点儿小事没有顺着她的意思就怒发冲冠,发脾气,怨天怨地,结果我这个同学时不时抽风,有一次还是在课堂上,把同学老师吓得不知所措。四处寻医问药,花费不少,也收效甚微。直到后来她妈妈学习并实践性理疗病,才好的差不多。

     

古代医家对孕妇的饮食起居都有归纳总结流传下来。提出孕妇饮食宜清淡甘平,不宜重浊辛热寒凉。但一般妊娠中好犯偏食的毛病,喜欢吃特别的食物,要想生形容端方,智慧子女,还是要非避免不可。如天空的鹰雁鸽鸠,水中生的鲇鳝鳖鳅,地上走的驴骡犬马牛,都要戒食。食走兽之肉,主小儿倔犟,性不灵敏;食飞禽之肉,主小儿浮躁狂妄;最好素食为佳。但大葱大蒜多生浑浊之气,孕妇常用,主小儿不聪明,头脑发浑。如吃辣味的,小孩多生胎毒,爱吃酸味的,骨气不壮。饮酒更是不可,对胎儿会有麻醉性的影响,容易生痴呆的孩儿。另外孕妇要时常行动,宜小劳为妙,也不要久坐久卧。睡眠要两边换睡,不能尽睡一边,以免小儿形貌偏斜。还有一点现代西医允许,而古代医家强调再三的谨记:孕期,夫妇不可行房,易致不良后果。古人观察过受胎后的母马,只要公马靠近,就会用蹄踢开它,其实这是护胎。很多现代人不以为然。

      

家庭绵延昌盛,最重要的事就是培育好孩子。现在都提倡素质教育,那就让我们从根本处下手,从胎儿的心性和品质上进行最好的启蒙和培育,正本清源,在天使未降临人间前,就营造九九艳阳天。

         

宝妈们,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胎教平民百姓都是可以做到的,过程,环节没两样,付出和辛苦也一样,只因用心不同,结果才有差别。坚定意志为做一个真慈母从胎教开始而努力吧!

 

参考资料:《家庭六步教育》

                  

上一篇:科学家找到促进肝癌形成的主因,开启治疗肝癌新方法
下一篇:什么是药?

评论
查看其他评论

匿名

化名:

  登录发布信息